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其他

投资者不应看短期排行榜选基金

2019年12月26日 16:49
T中
太多投资者进行了追涨杀跌的交易,来回申购赎回基金,在基金净值上涨后买入、下跌后卖出,而不是长期持有优秀的基金。频繁地追热避冷、高买低卖,长期看必然侵蚀收益

  【财新博客】

  文 | 陈嘉禾(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规律,就是短期里表现特别好的基金,往往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反之,一些在长期表现好、但是短期表现不出众的基金,则容易被投资者抛弃。殊不知,这种“根据短期基金表现好坏选基金”的交易方法,并不是一种投资者应该选择的方法。

  熟悉证券市场的人都知道,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在许多时候会在短期呈现非常巨大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在许多时候是偏离了基本面方向的。这种波动的产生,往往仅是因为某些情绪和价格的纠缠而产生的无意义的波动。在研究证券价格波动的问题上,许多投资大师都曾经有过精辟的分析,比如乔治﹒索罗斯对市场偏见的理解,沃伦﹒巴菲特对“市场先生”的描述,等等。

  由于市场的偏见一直存在,因此,在中短期、比如以1年为周期的时间段里,市场上赚钱最多的人,往往不是最理智的那个人,而是对最近的市场偏见最敢下赌注的那个人。当然,这种赌注偶尔也来自于正确的判断,但是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赌注、尤其是重仓的赌注,来自于更大的胆量,而不是更小心的计算。

  由于这种市场偏见和短期下注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证券市场中,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往往不是长期业绩最好的。而对于长期业绩更加优秀的投资者来说,由于他们往往对短期价格偏离基本面的情况,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因此他们的业绩在中短期反而很难成为最好的那一个。也就是说,他们在绝大多数赌局中,都没有、也不敢下太大的注。

  但是,这种短期业绩排名和长期回报率之间的偏差,往往不为投资大众所熟悉。反之,在财富效应的驱使之下,投资者很容易相信“最近业绩最好的那个基金就是投资水平最高的基金”的宣传。而对于第三方的基金销售者来说,给客户推荐一个最近一年里赚了许多钱的基金,往往总比推荐一个半年多没怎么赚钱的基金来的容易。

  而至于这个赚了许多钱的基金,它的钱到底是怎样赚来的,究竟是真的有价值发现能力、还是只是运气好而已,又有多少人愿意仔细深究呢?话说回来,真有那个耐心深究一个基金到底如何赚到钱的投资者,往往也不需要买基金:他们自己通常就有非常不错的投资能力了。

  长期致力于公募基金销售工作的孟岩先生,就曾经和我说了他为什么关掉之前自己创建的财帮子网站的原因。孟先生早期创建了财帮子网站,这个网站的初衷,是利用编程和数据计算的手段,帮助投资者可以进行投资产品的业绩回报率比较,让投资者可以很方便的知道,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比如六个月、一年中,哪些基金和投资组合的表现更好、哪些表现糟糕。

  一开始,孟岩觉得,这样的数据整理,可以给投资者一个很不错的理财工具。毕竟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数据整理是个费劲的工作。但是很快,孟先生就发现,这种工作反而会给投资者“一个更快的自杀的工具”(这个比喻准确的来自孟先生自己的描述)。

  在得到了每天都可以更新的基金业绩排行榜以后,投资者更容易进行追涨杀跌。结果,当投资者们能够以更方便的方式,买入“最近一段时间表现更好的基金”以后,他们的收益率反而是下降的。后来,孟岩先生关掉了财帮子网站,投入到指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工作中去。显然,后者的社会意义,比简单的告诉投资者“哪个基金在短期表现更好”,来的重要的多得多。

  这种“追逐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所导致的收益率下降,不光来自于在之前所说的、真正的投资能力和短期业绩之间的偏差,也来自于另外两个原因。其一,频繁的追逐“短期更好的基金”会让投资者丧失大量的手续费。一般来说,基金都有一个多百分点的申购费,以及半个百分点左右的赎回费。来回交易几次,投资者就可以损失不少的钱。其二,短期更好的投资焦点,往往价格已经上涨了不少(不然也无法成为焦点),估值往往就已经更贵。而每每买入更贵的东西,想在长期获得好的回报率,自然就是非常困难的。

  有一位公募基金的前辈,也曾和我感叹过在基金管理中,投资者追涨杀跌造成的收益率缺失。他们基金曾经做过内部统计,发现基金持有人所赚取的回报率,在长期往往低于基金净值的增长。也就是说,太多投资者进行了追涨杀跌的交易。他们来回申购赎回基金,在基金净值上涨以后买入、下跌以后卖出,而不是长期持有优秀的基金。这种行为不仅让持有人损失了更多了手续费,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频繁的追热避冷、高买低卖,在长期必然侵蚀自己的收益。

  有的投资者说,既然我们不应该追逐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那么我们就买短期业绩最差的基金,是不是就可以了?这绝对是对“不应该根据短期业绩买基金”的严重误解。基金在短期业绩的上涨固然不值得信赖,但是短期业绩差也不说明任何问题。事实上,短期的业绩,根本就不应该作为投资者参考的资料。

  那么,投资者究竟应该依据什么选基金呢?春秋时代的一个故事,给这个问题做出了非常好的答案。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在建立功业以后曾经感叹,“吾始困时,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意思就是,管仲一开始倒霉的时候,做什么都不行,但是鲍叔牙没有看不起他,知道他只是每次都不走运罢了。所以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想想看,管仲做了一大堆糟糕的事情,换成今天的基金,恐怕都不是一年业绩不好,而是像巴菲特在1995年到2000年之间的科技股泡沫时代那样,五六年业绩都跑输市场。但是,鲍叔牙这个“基金持有人”,却知道这并不是管仲能力不行,只不过时运不济罢了。

  鲍叔牙不嫌弃管仲“短期业绩不好”,长期坚定持有,遂成就一代齐相。管仲于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中原诸侯国势力集团的崛起和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孔子甚至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语出《论语﹒宪问第十四》)没有管仲的话,我孔子恐怕也要变成蛮夷了啊!而这段识人用人的故事,也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 “管鲍之交”。

  可惜的是,千秋之下知道“管鲍之交”的人多,真能抵抗住短期利益诱惑的,却真是太少太少。于是,一代代的投资者们,继续在追逐短期业绩的冲动中,在“今年最好的基金排行榜”的鼓动中,离长期的优秀投资回报越来越远。

  (全文完)


版面编辑:赵亚姣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相关文章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