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其他

中国老年人: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低

2019年09月10日 11:30
T中
在贫困地区生活的往往是留守老人,他们经济水平低下,长期处于孤独状态,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需要被关注。调研发现,通过简单的人际交流,很容易唤起贫困地区老年人对生活的热情。鼓励社区人员、志愿者深入到贫困地区,改善当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符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

  【财新博客】

  文 | 南都观察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据统计,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也就是约3/4的老年人口),其中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

  老龄化迅速发展,慢性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地影响患者自己的生命质量,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花费及照料负担,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紧接着,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健康中国行动”中提到,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但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随后举行系列发布会,解读包括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在内的15项重大行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概况,提出“活得长,还要活得健康”。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行动内容,包括9项指标和23项具体内容,旨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3/4患有慢性病,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

  人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但“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健康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更能反映各国人口的健康状况。据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这表明我国居民进入老年后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低;且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除此之外,我国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老年痴呆症患者达到900多万。失能、老年痴呆症并不是衰老自然或必然的结果,大多由慢性病引起。据统计,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也就是约3/4的老年人口),其中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老龄化迅速发展,慢性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地影响患者自己的生命质量,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花费及照料负担,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针对此种严峻现实,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首先提出两项结果性指标:在未来的10年,一是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要有所下降;二是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将失能或痴呆症的发生尽可能延迟到居民生命的终末期,使老年人能同样参与社会互动,发挥其应有功能。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健康中国行动”中已经包括“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又专门提及心理关爱服务,原因之一是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首先,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上可能会发生离异、丧偶、子女分隔、亲友离世等状况,使其丧失原有的人际关系。而且,居住环境、社会联系、经济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社交意愿,导致其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容易引发他们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其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长期患病和慢性疼痛是其中两个重要因素,这会严重降低患者的幸福感,使老年人容易产生绝望情绪,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而且,患病造成的身体不便和活动受限,会降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影响其心理健康。

  第三,目前我国老年人普遍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度不高,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和歧视现象。所以,即使老年人发觉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也往往是“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错过最佳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期。

  第四,我国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健全。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和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

  有人质疑,在很多贫困地区,老人可能还面临着基本生活的困难,现在强调心理健康是不是有些超前?

  事实上,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需要被关注。在贫困地区生活的往往是留守老人,他们经济水平低下,长期处于孤独状态,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调研发现,通过简单的人际交流,很容易唤起贫困地区老年人对生活的热情。所以,鼓励社区人员、志愿者深入到贫困地区,改善当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符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中国行动有一个整体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要求中,社会、政府和家庭由外及内、由远及近地搭建起一张守护老年人健康的“安全网”,居于安全网中心的,是老年人本身。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行动提出“改善营养状况、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定期体检、做好慢性病管理、促进精神健康、注意安全用药、注重家庭支持”。但现实并不总能尽如人意。

  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也专门为老年人制定两条倡导性指标:一是提高老年人对健康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二是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而实现指标离不开全社会的行动,两项指标分别指向养老教育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每个人要为自己承担责任,政府和社会同样有责任构建服务和安全网。行动也倡导社会各界参与到老年健康行动中来,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构建尊老、孝老的社会环境,将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健康。

  (全文完)


版面编辑:赵亚姣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相关文章
    大家正在看